“价格屠夫”奥克斯也不灵了 低价优势消退
2025-08-21
HaiPress
“价格屠夫”奥克斯也不灵了 低价优势消退!一周前,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,距离港股上市仅一步之遥。从1994年郑坚江凭借2000元贷款创业至今,奥克斯已成为年营收近300亿元的全球第五大空调供应商,主要依靠其“价格屠夫”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。
郑坚江进入空调行业时,市场被春兰、格力、美的等品牌主导,空调仍属奢侈品。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:将原本售价3000元以上的空调降至2000元左右销售。这种定价策略迅速撕开了市场缺口,奥克斯用四年时间就冲进了全国前四强。2002年发布的《空调成本白皮书》进一步揭示了行业利润分配,奥克斯随即将40多款产品降价30%,彻底打破了既有的利润格局。
然而,随着小米等新玩家的强势介入,奥克斯的价格优势逐渐消退。据奥维云网数据,奥克斯线上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28.57%跌至2025年的5.02%。具体产品竞争中,奥克斯1.5匹挂机售价1439元,而小米同规格产品售价1431元,海尔统帅更是降至1359元。当价格不再构成核心竞争力时,奥克斯开始感受到来自多个方向的压力。
研发投入的差距成为制约奥克斯发展的关键因素。招股书显示,2022-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仅为2.0%-2.4%,远低于美的和格力的同期比例。更直观的对比是,奥克斯三年累计研发投入约17亿元,而格力仅2024年一年的研发投入就达到69.04亿元。这种投入差距在专利竞争中得到了直接体现。截至2023年4月,格力共27次起诉奥克斯专利侵权并全部胜诉。
财务状况同样令人担忧。2024年奥克斯资产负债率达到84.1%,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高负债主要来源于流动负债的快速增长,其中经销商返利是重要组成部分。截至2024年9月30日,公司172.84亿元的流动负债与28.96亿元的现金储备形成了较大缺口。在此背景下,奥克斯在IPO前向股东分派37.94亿元现金股息,超过了当年29.10亿元的净利润水平。郑坚江家族通过96.36%的控股权获得其中36.56亿元。这一操作使得公司现金储备从2023年的51.03亿元降至29.08亿元,在资金需求较大的上市关键期选择大额分红,其战略考量值得深思。
目前,奥克斯正在通过海外市场寻求增长空间。公司海外业务占比从2022年的42.9%提升至2024年的49.3%,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达到57.1%。不过,其中约82%采用ODM代工模式,虽然能够快速扩大销量,但在品牌建设和利润获取方面存在明显局限。此次港股上市能否为奥克斯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,帮助其在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方面实现突破,将直接影响这家老牌制造企业的未来发展轨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