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凭医院证明获出校吃饭机会 家长质疑规定合理性

2025-09-25 HaiPress

学生凭医院证明获出校吃饭机会 家长质疑规定合理性!孩子的饭碗里应该盛着健康,而不是证明。学校的饭菜发臭,家长要给孩子带饭,还得跑医院开证明,这不是关心孩子,是折腾大人。

2025年9月15日,上海多所学校的家长反映孩子吃的“虾仁炒蛋”发臭。9月18日,上海市教委紧急通报,菜品已送检,一周内出结果,若问题属实就处罚供应商。这并不是上海家长第一次反映学生午餐问题。此前,就有家长在网上多次反映学生饭菜有的食材变质、有异物(如头发、塑料)、滥用冷冻肉等问题。还有家长表示,孩子在学校吃饭,基本是用汤拌着白米饭,“荤菜基本不动,偶尔吃点素菜,但也很寡淡”。

家长们难以接受的是,学校饭菜质量不让人放心就算了,还不允许自己带饭。多名家长反映,上海多所公立学校禁止学生自带午餐或家长送餐,统一要求食用指定供应商“绿捷公司”的配餐。若申请带饭,需提供医院开具的“营养不良证明”或过敏医疗证明。

从学校的角度考虑,可能是为了安全和便于管理。学校统一供餐,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,比如自带饭变质、过敏原没控制好,担心孩子万一吃出问题把责任推到学校身上。尤其近年来,食品安全管控更严,学校要求提供营养不良证明,也是为了把关更严。一名校长曾说:“我们没法检查每个饭盒,证明是不得已的办法。”统一供餐好管理,要求家长提供孩子营养不良证明,能筛出“真需要”带饭的孩子,减少风险。

然而,学校不能为了管理方便,忽视孩子的正常吃饭需求。营养不良是个严肃的医学术语,不是随便开张证明就能搪塞的。家长得带孩子去医院,挂号、检查、测体重、抽血,折腾一圈少说几百块,还得请假耗时间。这不是明摆着给家长添堵吗?更离谱的是,规定假设只有营养不良和过敏的孩子才需要带饭,完全无视其他合理理由:孩子挑食、饮食习惯不同、或者就是不信任学校饭菜的质量,就不能吃自己带的饭吗?这规定不解决食堂问题,反而把矛头对准家长,等于在说:“饭菜有问题,你也得吃,除非你证明孩子有病。”

家长不信任食堂,根源在于供应商质量差、监管松。绿捷垄断上海500多所学校,每天供餐50多万份,理应为孩子们提供高质量的饭菜,但现实却并不令人乐观,也不令家长放心。学校不从源头抓供应商,却要求家长开证明,这简直是供应商得病了让家长和孩子吃药。学校与其搞开证明这套“懒政”,不如直面问题,把食堂管好。真要为孩子好,就该把精力放在升级饭菜、严查供应商上,而不是让家长为了一顿饭跑断腿。

孩子在学校的一顿饭,检验着供应商的良心,也检验着学校的管理水平。希望学校和教委别再折腾家长,而是把饭菜做香,把监管做严,让孩子吃得健康,吃得放心。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
©版权 2009-2024 台北TV      联系我们  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