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顶上的生意,正在成为头等大赛道,这说的就是当下的医药生发市场。
它不再只是外貌焦虑的出口,还连接着慢病管理、情绪健康、以及个人生活方式管理的长期价值。数据显示,中国毛发健康相关市场规模已从2023年的795.5亿元迈向2028年预计突破1165亿元的增长曲线,增速可与糖尿病、高血脂等慢病赛道比肩。流量平台、社交媒体、电商零售的持续渗透,也让这一曾经隐秘的焦虑,成为公共健康议题的一部分。
这场繁荣的背后,市场热度迅速升高,尤其以米诺地尔为代表的外用药品在近五年迎来全面爆发。电商渠道打通可及性,短视频平台制造内容心智,大量品牌纷纷入局,蔓迪、达霏欣等抢先完成用户教育,占据市场高位。但繁荣背后也埋下隐忧:截至2024年,全国已有60余家企业拥有米诺地尔相关批文,剂型同质化、价格战激烈、疗效差异模糊,行业正逐步陷入“产品堆积”的内部结构失衡。
回看起点,真正将中国脱发治疗从“噱头”拉回科学治疗的,是非那雄胺首仿药“启悦”的推出。2008年,天方药业挑战默沙东专利封锁,成功打破外资垄断,使非那雄胺1mg仿制药以合法身份首次在国内上市,打下了科学治疗的基础。2025年,启悦品牌米诺地尔搽剂正式获批,联合非那雄胺1mg,依托央企供应链优势,打出价格与质量“组合牌”,也为市场走出内卷、走向有序竞争提供了新变量。
如今,市场洗牌前夜,优势正被拉开。三生蔓迪以产能与剂型构建护城河;振东达霏欣以“女性场景+多元服务”强化用户粘性;天方药业则凭借“央”字号平台优势,实现从“原料自产+全国铺货”的体系支撑。
玩家分化,正逐步决定谁能留下,谁会退场。
专利突围,科学入场,生发市场打响第一枪
时间回到世纪交接之时,“生发”还是一门“广告语和包装盒”的生意:纯中药提取、祖传秘方、明星代言几乎每一款产品背后都绑定着一个故事。但故事讲得再好,也拯救不了消费者照镜子时日渐后移的发际线。
在那个时代,生发市场被“夺眼球”式广告充斥,真正有效的治疗路径缺席。直到一场来自本土老牌药企的专利突围战役,才真正重塑了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。
故事开始于2004年。彼时,老牌药企天方药业率先完成了国产非那雄胺1mg仿制药的开发,这是一款当时被全球认可的雄脱治疗“金标准”组合之一的产品,由MNC默沙东原研。但这个产品刚取得批文,就被告知专利仍在保护期内,无法正式登陆市场。
天方药业没有退缩,而是选择“硬碰硬”地发起专利无效挑战,诉讼论点是:“默沙东的产品专利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”。四年拉锯后,终审支持了这一观点,并判定默沙东相关专利无效,非那雄胺1mg仿制药“启悦”得以上市。
这一判决震动整个生发行业——不仅首次打破了国际大厂对中国脱发用药市场的专利封锁,也让国产仿制药首次以三分之一价格走入患者视野。这不只是一家药企的胜利,而是一个新市场秩序的起点。
就在同时期,米诺地尔酊剂也逐步获得广泛认知,联合用药开始进入大众科普,“内服非那雄胺1mg+外用米诺地尔”成为治疗脱发的主流方案。公开数据显示,该组合有效率高达85%,被视为生发市场“药品派”阵营的底层逻辑。
此后十余年,中国的生发市场从营销驱动转向临床循证,从无序竞争转向科学化、数据化。最新公开数据显示,我国脱发人群已超过2.5亿人,其中90后、95后人群占比近40%,防脱成为跨越年龄段群体的“健康焦虑”。
市场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围。头豹研究院联合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报告显示,2023年,我国毛发健康相关市场规模达到795.5亿元,预计2028年将突破1165亿元,这已接近多个高发慢病领域的规模水平。
而天方药业“启悦”品牌作为非那雄胺1mg的首仿,如今已在电商平台实现月均出库2.7万件以上,市占率超过38%。集采中标、终端稳定铺货、电商长期复购,“启悦”品牌不仅完成了一款药品的突围,也在无形中奠定了“药品派”在中国生发市场中的主导地位。
更进一步的是,生发市场的真正爆发,并不是从一个品牌广告开始,而是从“本土老牌VS国际大厂”的知识产权战役之后,科学治疗正式成为主流,中国的脱发市场,才真正启航。
市场分化,竞争加剧,行业洗牌逼近临界点
当非那雄胺1mg被正式纳入第三批国家集采,患者对“吃药治脱发”不再讳言,生发治疗“金标准”的另一半——米诺地尔,也在此时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“爆发式竞争”。
米诺地尔各剂型批文数量(截至2025年5月)
2023年,米诺地尔在国内“三大终端六大市场”合计销售额突破25亿元,稳居“药品派”第一大品种。搽剂、酊剂、喷雾、凝胶、泡沫五类剂型全面铺开, 69个品规、26家企业获批上市,另有数十家注册申报。2%、5%浓度产品主打男女分用、免洗速干、清爽不粘腻……但玩家越来越多元的背后,本质还是“成分一样、定位相似、价格越卷越低”。
以最新天猫平台数据为例,主流5%米诺地尔单毫升价格已从最高3.49元下探至0.46元,价格区间超7倍,行业几乎杀入“地板价”。与此同时,用户并未成倍增长,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2024年下半年起,活跃访客数和转化率开始回落,反映出市场“产品过剩、用户分散”的典型症状。
(来源:米内网、中康CHIS)
并且,市场头部已现固化趋势。三生制药的蔓迪品牌凭借2001年上市时间优势、五大剂型并线、泡沫剂独家等护城河,在全平台市占率保持领先。2024年,蔓迪全年销售额达13.37亿元,同比增长18.9%。该品牌在“618”期间登顶天猫健康OTC全品类销售榜,“双十一”期间也在多个榜单排名第一,品牌认知与平台转化双线跑赢。
(数据来源:米内网)
振东的达霏欣品牌则主攻女性市场,以“温和”“不刺激”打透2%浓度赛道,在社媒场景形成良好口碑。近年来,其米诺地尔产品持续高速增长:2019-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9%,2023年销售额达5.34亿元,2024年市占率进一步攀升至47.3%。在价格层面,达霏欣主打2%和5%浓度的溶液型产品,定价区间为120~150元/60ml,聚焦中价位市场,在消费者中形成稳定的性价比印象,并逐步在女性用户群体中建立了较高的品牌偏好与使用习惯。
截至目前,蔓迪、达霏欣合计线上份额占比超过90%,成为米诺地尔市场“双寡头”。
格局已定,但变量仍在酝酿。
2025年上半年,天方药业米诺地尔搽剂产品获批上市,即将登陆市场。这不是一款“赶热度”的产品,而是“启悦”品牌的延展。此前,启悦以非那雄胺1mg切入市场,依靠“首仿+集采中标+线上电商覆盖广”模式站稳脚跟。最新数据显示,启悦在电商平台月出库2.7万件+,品牌市占率高达38%,已成为非那雄胺1mg线上头部大品牌之一。
此次米诺地尔的入局,意味着启悦品牌正式构建起“非那雄胺+米诺地尔”双线组合拳。相比其他品牌单点突破,天方药业的打法更系统——不是一款产品,而是一套针对生发的综合解决方案。
也正因为如此,在格局初定、价格触底、增长瓶颈逐渐浮出的当下,启悦米诺地尔的上市,可能是米诺地尔市场多年来为数不多的“变量时刻”。
淘汰加速,体系为王,谁能走到最后?
一个共识是,生发药物市场走到今天,问题已经不再是“有没有得治”,而是“谁能治得久、治得好”。五年前还在争“谁先上市”,三年前还在争“谁价格更低”,而到了2025年,竞争的核心已经悄然变成了:“谁能提供一整套可依赖的完整解决方案”。
换句话说,生发市场已不再是单品战,而是综合实力战。
行业洗牌的信号也已经很清晰。非那雄胺1mg集采、米诺地尔批文数十家、价格战打响,但用户活跃度却开始放缓。流量不再是稀缺资源,稳定的质量与品牌信任才是持续增长的核心变量。
(2025.6.11天猫米诺地尔搽剂价格统计)
米诺地尔搽剂市场就是一个缩影。阿里平台数据显示,除了头部品牌达霏欣,1.57元/ml的康王品牌月销量最高,0.67元/ml的惯爱品牌反而月销量垫底。这说明市场进入“筛选期”而非“增长期”。用户不再轻信噱头、不再被低价打动,开始选择“能陪着自己治下去的好品牌”。
在这轮筛选中,一类企业具备明显优势:既能生产出疗效稳定、长期使用的高质量产品,又能在渠道端持续覆盖,同时具备从“治疗-巩固-护理”全过程的综合能力。
如今,头部格局初现,不同企业各有壁垒。
“双寡头”之一的蔓迪品牌,已凭借早年布局和产品技术积累,在剂型丰富度、工艺更新频次、产能储备等方面均占据领先。截至目前,蔓迪已形成包括米诺地尔多剂型、多规格装、二硫化硒洗发水、防脱洗护用品与辅助工具在内的完整产品矩阵,具备超20亿级订单产能,生产线高度自动化,为未来放量留足空间。
振东制药则凭借“品牌影响力+服务闭环”突围。最新推出的达霏欣生发片,叠加原有搽剂产品,构建起“内服+外用”的治疗组合。同时,振东还推出6个月唤发服务体系,强化用户复购与信任沉淀,持续巩固终端竞争力。
“央”字头药企天方药业则展现出“资源整合+迅速落地”的强势基因。公司具备“自产原料+自主制剂”的上下游一体化能力,既控制成本,又保障稳定供货。在渠道侧,依托其成熟的处方药与OTC网络,已实现启悦系列在全国范围的铺货投放,并与零售终端展开专业科普,快速构建品牌延伸。
更重要的是,天方药业的视野不止于脱发。作为一家长期深耕生发、皮肤科和男科的综合药企,天方药业在痤疮、ED、白癜风等多个疾病领域均有稳定产品线。这让“启悦”不仅仅是一个脱发品牌,而成为男性健康解决方案方案的提供者。
此外,国际品牌美国Rogaine,以及其他国产品牌也在试图通过剂型和浓度差异分得一杯羹。
可以看到,生发行业在变,监管在变,用户在变,甚至平台流量逻辑都在变。从品牌沉淀、产品布局,到渠道网络与生产能力,不同玩家也正以各自特长构筑壁垒。但能够适应这一系列变化的企业,其实并不多。只有那些将“治疗效果+渠道布局+用户信任+品牌体系”拼成一张撑得住风浪的底盘的企业,才能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站得更稳、走得更远。
(责任编辑:zx0600)